盘点冯小刚金马称帝有预兆 早与金马破冰






      第52届金马奖余温尚在,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冯小刚以导演之身拿下影帝奖杯,为了解析这桩奇闻,凤凰娱乐特地观摩了五部影帝入围作品,观摩后发觉,这一切绝对合情合理,一起来看看冯小刚究竟赢在哪儿?
 
一、外围因素:
 
1、冯小刚因徐帆与金马有恩怨?早已破冰!
 
2010年第47届金马奖上,《唐山大地震》中表现突出的徐帆没能获得影后,最终得奖的却是《玩酷青春》中的吕丽萍。当时,全程陪同徐帆参加金马的冯小刚在微博炮轰:“料定他们会有这手,所以决定陪老徐走这一趟。行前我对帆子说:你得奖我不必在,你不得奖我一定陪在你身边。果不其然,同行确有必要。《唐山大地震》大卖就已铸成今天的结果,卖了6.6亿还把奖给你?恨你还来不及呢。这是生态平衡。但我不会劝帆不去,我能做的就是在那一刻握住李元妮的手。她是路线斗争牺牲品。”
 
 
 
《唐山大地震》在台湾首映时的冯小刚与徐帆
 
此事件被认为是冯小刚与金马结下了梁子,尽管在50届金马奖上,他执导的《一九四二》让李雪健拿到了最佳男配角,但他本人并未出席。到今年提名名单出炉,冯小刚入围最佳男主角时,许多人猜测,他依旧会心怀芥蒂,而不出席的消息传出更是加深了这种疑虑。但很多人忽略了,他配合金马奖拍摄了提名者的写真大片。
 
金马颁奖当天,冯小刚在北京参加电影《老炮儿》的工体演唱会,献上了一曲来自现任金马主席张艾嘉的《爱的代价》,当管虎在台湾替他领取奖杯后,他通过连线向现场媒体发表了获奖感言,话里透着一股坦然。对于缺席,金马主席张艾嘉也透露,冯小刚很早就告诉她已有工作安排,“他亲自写信给我,我们还通过电话。”这些都足见冯小刚与金马的关系早已破冰。
 
2、台湾电影迎大年更自信,给影帝奖留下空间
 
近年来金马奖上的台湾本土影片着实有些尴尬,台湾电影人心知肚明,每年若没有拿得出手的佳作出现,那么大奖终究要拱手让给其他地区影片。以去年为例,娄烨的《推拿》风光无限,台湾电影人却仅仅拿下了最佳女主角和最佳原著剧本两个奖。
 
反观今年,一部大师之作《刺客聂隐娘》早已获得戛纳肯定,又被选送冲击奥斯卡,在艺术性和获奖声势上毫无悬念地碾压其他地区影片,另一部《醉-生梦死》作为张作骥服刑前的最后一搏,也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符合当下台湾人的心境。两部强片在手,让台湾本土电影更为自信,那么在不够强的奖项里,就反而可以放开供其他地区瓜分。
 
在入围最佳男主角的五个人里,仅有李鸿其一个台湾人,还是一个首次拍电影的新人。按照去年情况倒推,相对其他奖项而言,“影帝留在本土”的可能性就会减弱,这就给了表现相对更突出的三个内地入围者更大的机会。
 
二、内部因素:
 
1、人物塑造完整,戏份一枝独秀
 
导演管虎在讲述《老炮儿》创作缘起时,曾直言不讳地表示,拍这部电影就是为了塑造一个“六爷”形象,这与其它经典电影的野心是一致的。自然,片中也都是以六爷的视角、故事为绝对主线,“六爷”人物塑造丰满,令人过目不忘,而冯小刚因天然自带的“老炮儿”气场,本色出演,自然流畅。
 
戏份方面,无论是“小鲜肉”吴亦凡、李易峰,还是“老戏骨”张涵予、刘桦,都是为了烘托六爷而存在,这也使得全片关注的焦点只有冯小刚一人。
 
2、几场重头戏表演真实可信,与导演身份有反差
 
以下四处戏份是冯小刚致胜的关键。
 
首先,表现六爷与相好“话匣子”的关系时,冯小刚大胆露股演出激情戏,在任何一个熟悉他导演身份的观看者眼里,都是极为惊讶难忘的。
 
其次,六爷为救“灯罩儿”,与警察进行了一番辩论,不仅展现了他的兄弟义气,也展现了老北京人的规矩和价值观。
 
第三,六爷在车库与以小飞为首的飙车青年发生冲突,甚至还有被青年打的戏,但六爷岿然不动,冯小刚人戏合一,不怒自威,这是无法用演技来做到的。
 
第四,结尾六爷慷慨赴死,不顾病痛在冰面上持军刀狂奔而去,成为全片泪点所在。
 
 
 
冯小刚在《老炮儿》中的表演充满泪点
 
冯小刚在此次演绎中,从头到尾贯穿电影,既有突破尺度全然放开的表现,也有对人物个性的清晰认知,观片后无人会对六爷的形象有丝毫的模糊,要想击败他,已经很困难。再联系到冯小刚的名导身份,其近年来的作品在票房或口碑上遭遇挫折,这些复杂的情感因素夹杂在一起,无疑又会对他表演的评价上增添一分厚重和沧桑。
 
三、竞争对手看似强大实则势弱:
 
1、《醉-生梦死》李鸿其:新人首拍电影,戏份并非绝对领衔
 
在五个提名者中,李鸿其是新人首拍电影,拿影帝很难服众,尽管台媒一路力捧,称其为“头号种子”,但很明显这是一厢情愿想把奖项留在台湾而已。观赏《醉-生梦死》可知,李鸿其以体验的方式生活在角色中,很有灵气,尤其是开场在河边流泪的镜头颇为惊艳,但整体而言,精华段落不多,加上电影比较晦涩,充满不确定性,李鸿其饰演的“老鼠”一角便不可能那么丰满。
 
戏份方面,斩获最佳女配角的吕雪凤和入围最佳男配角的郑人硕,以及另一位男演员黃尚禾,都有重头戏在身,李鸿其也被抢去不少风头。
 
2、《德兰》董子健:演技新贵首度流露单一重复的缺陷
 
同为新人演员,董子健或许可以和李鸿其放在一起评述。他在《青春派》《少年班》《山河故人》中的表现一路走高,是毋庸置疑的。董子健可贵的是,电影感强,表现自然生动,哪怕与张艾嘉演忘年恋都不觉突兀,这种好感在《少年巴比伦》里达到顶点,已经有了有层次的表达,他擅长的也就是这种爱而不得的羞怯青年形象。
 
很不幸,《德兰》里他依然在演这样一个角色。尽管他拼尽全力,在藏区三月不洗澡,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皮肤黝黑,试图融入藏族演员,但表演上的新意很明显已经不多了。而与藏族演员的格格不入也极容易令人忽略他的表现,反倒是女主角更为出彩。
 
3、《烈日灼心》邓超:戏份与段奕宏互相牵动,在台认知度不高
 
邓超此前拿下上影节“三黄蛋影帝”,入围金马时就有影评人质疑为何没有段奕宏一同入围。笔者认为,辛小丰本来就是《烈日灼心》里背负核心矛盾的人物,也是最难演的一个,单独入围并没有太大问题,但上述质疑也恰恰表明,与冯小刚的《老炮儿》比起来,邓超树立人物的过程还是与段奕宏饰演的伊谷春相依相伴,单独冲奖,令他不及冯小刚那样在戏里一枝独秀。
 
 
 
据金马最终评审称,邓超是五个提名者中第一个被pass的
 
实际上,从技术难度来看,邓超的角色比其他四位候选人都要高,还有大尺度的同志戏、死刑戏锦上添花,从个人发展角度来说,他也比其他四位更需要这个影帝桂冠。但他还有一个不能逾越的障碍:
 
近几年在金马奖拿下表演奖的内地演员,除了早被认可的演技大腕,要么是在台湾有一定知名度的,要么是在文艺片里浸淫许久的。比如去年的陈建斌,终究有《甄嬛传》在台的影响力存在,加上他本就是科班戏骨,哪怕横扫奖项也皆大欢喜;又比如拿下最佳女配角的郝蕾、万茜,都是凭台湾文艺片获奖。反观邓超,从金马奖对他的介绍就可以看出,组委会对他不够熟悉,只说他是“综艺笑匠”、“卖座喜剧片导演”,听起来更像个商业艺人,而他的商业性又没有侵入台湾市场。他那些展现戏剧张力和演技的代表作,台湾本土观众偏偏不那么了解。因此,难免会被评委忽略。
 
4、《踏血寻梅》郭富城:角色有重复之嫌,戏份与两新人三足鼎立
 
郭富城曾经连庄金马影帝,已经有过辉煌战绩,除非表现特别突出才有可能被纳入最终选择。在《踏血寻梅》中,他饰演一个查案查到疯魔的警察,这与他在《C+侦探》《B+侦探》等片中的形象有相似之处,虽然这次的角色更为丰富,演绎更为复杂,但终究没有太多惊喜。
 
同时,郭富城的戏份,与拿下最佳男配角的白只,以及入围最佳新演员的春夏,可谓是三足鼎立。电影本来讲的就是这三个孤独灵魂的碰撞。因此,他与冯小刚去较量也会败下阵来。
 
四、评委潜在关联:陈国富与冯小刚渊源不浅
 
最后看看决选时投票的评审团,由终选评委和复选评委组成,这17人中,台湾占12个,香港占2个,内地占3个,台湾评委仍是大多数,这一点就印证了上面提到的台湾认知度问题。
 
而这其中,台湾评委陈国富是评审团主席,他与冯小刚的渊源人尽皆知,陈国富为冯小刚监制《非诚勿扰》,冯小刚为陈国富监制《风声》,在陈国富与华谊合作时期,两人自然也很有默契。即便冯小刚真与金马奖有什么心结,在陈国富评审之下,也会把面子找回来。
 
 
 
2009年,冯小刚、侯孝贤、陈国富在两岸三地导演协会上
 
陈国富在颁奖结束后向媒体解释了评选男女主角的过程,他尤其强调了戏份和发挥程度,那么《老炮儿》中的六爷,优势不要太明显哦!
 
五、从结果倒推:平衡舆论,收服各方,彰显金马公正性
 
金马奖评奖结果毕竟是小评审团投票产生,往往会因评委口味问题而酿成舆论闹剧。作为与大半个电影圈合作过的资深牛人陈国富,自然明白产出结果的压力,如今金马结局一片祥和,相信他肯定在其中投入了超高的智慧和手腕。
 
一方面,《刺客聂隐娘》、《醉-生梦死》以本土电影身份成为奖项赢家,而另一方面,将影帝压在内地名导身上,也给了内地媒体一个很好的炒作话题,聚焦了内地的舆论视线。
 
冯小刚最终是以过半票数拿下了最佳男主角,以他的地位获奖,其他候选人无法抱怨,最爱质疑的台媒也无言以对,由于他缺席和曾有心结的缘故,得奖还彰显了金马的公正性,从各方面来看,这都是最好的结果。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关注快讯官方微信公众号【快讯】! 本文由快讯整理报道,如需转载请务必加本文链接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