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电视圈中刮起了一阵“传统文化”小风潮,虽势头迅猛,却也问题重重。时隔一年,《朗读者》第二季的推出,笔者在网民的讨论声中,也发现了当下文化类节目的改进与向好趋势。
名人嘉宾的弱化
此前,大批的文化类节目都过于强化了文化名人的传播作用,从而导致民众的参与度低。文化类节目当然需要文化名人、学者的解读、传播、推广,但长期坚持文化名人比重较大,民众参与感和体验感则会变差。所以我们能看到,现在很多节目意识到这一问题并着手作出调整:逐步弱化名人效应,加大素人参与,呈现全民文化情怀。《朗读者》第二季中,加大了全方位呈现各行各业奋斗者、奉献者的比重。
如今的国产综艺界节目太多,明星面孔太熟悉,特别是文化节目,几位文化名人被反复消耗。《朗读者》的出现,为文化综艺全民性和去高冷化的实践方式提供了全新可能,其中嘉宾有包括获得过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的“明星面孔”,这些文化大家,身上带有文化元素、文学艺术修炼的成果,是中国文学的晴雨表;除了文学界,第二季《朗读者》在科学领域的开拓和挖掘也极具规格,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量子物理学家薛其坤,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著名物理学家潘建伟,原北京大学校长、著名物理学家陈佳洱的亮相,他让名人富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展现国家发展水平。明星面孔减少,名人嘉宾弱化,增加了更多各行各业的“明星”面孔,体现传承传统文化的实干延伸。
大众参与的增强
文化类节目一方面在不断弱化名人嘉宾的比重,另一方面也在持续增强大众的参与性,扩大收视群体。只有这样,文化类节目才能保持长久的生命力,越做越有底气。
《朗读者》第二季扩展了第一季线下的“朗读亭”的数量和辐射范围,依托线上平台,第二季增加了“朗读亭”App,既扩大了收视群体,又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同时削弱节目的功利性,使得观众能真正体验到参与性和节目的乐趣,静下心来倾听文字。
在传播主体上,以《朗读者》为代表的新兴文化类节目,传播主体日益发展为多元化,打出多渠道相结合的“组合拳”。《朗读者》在传播主体的选择上,不仅采用了传统媒体的宣传途径,还配合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途径。同时利用明星来带动年轻群体参与其中,传播文化回归的主题,如第一季最后一期的收官之作,邀请到了明星王源,节目组官微随即@王源,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度与转发量,收效显著。除此之外,节目组也积极与爱奇艺、喜马拉雅FM等平台合作,不仅增强了传播主体的多元化,而且延伸了节目的影响范围和互动程度。截至目前,《朗读者》第二季的喜马拉雅两季播放量近九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注重价值导向,打造新时代偶像
大众传播不仅具有娱乐功能,更具有文化功能,有着传播文化、引领正确价值观的导向,越来越多的文化类节目也开始注重节目的文化宣传导向,发展传统文化内核,使得传统文化历久弥新,在新时代被赋予新内涵。《中国诗词大会》告诉我们,在现代化社会,同样可以“腹有诗书气自华”,《朗读者》感染我们,在泛娱乐化时代,质朴的文字仍旧承载着最真挚的情感。
近年来开始流行“中国科学家的地位为何不如娱乐明星”的说法,但是通过《朗读者》第一季许渊冲、第二季薛其坤等人的走火,包括之前《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陈更等人的走火可以看出,文化和科技名人并非无人关注,只是人们缺少一个认知他们的方式和平台。《朗读者》做到了,并且越做越深入,越做越广泛,打造我们新时代的偶像,预防科学精神与文学信仰的缺失。节目用心引领价值导向,做传播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者,在略显浮躁的时代重新唤起国人的诗心和对文学的温情记忆,并将这种文化坚守赋予新时代内涵,缓解国人文化焦虑。
《朗读者》第二季不急不躁,能够坚持初心继续传达文字的力量,悉心倾听文字背后的故事,带给观众更走心的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走出常规综艺的浮躁,引领慢节奏的文化回归体验,这也是文化类节目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文化类节目的最终内核,是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令大众获得文化认同感,它身上所承担的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的使命,使得其意义更加重大。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关注快讯官方微信公众号【快讯】!
本文由快讯整理报道,如需转载请务必加本文链接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