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多加班或导致中年健康恶化

4月7日(星期日)消息,国外知名科学网站的主要内容如下:
《自然》网站(www.nature.com)
1、官方调查揭示美国超导物理学家如何伪造重磅科研成果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针对其物理学家兰加·迪亚斯(Ranga Dias)因室温超导研究丑闻而展开的调查发现,他涉嫌数据伪造、造假和抄袭等不端行为。《自然》杂志的新闻团队在法院文件中找到了这份令人震惊的调查报告。
这项持续了十个月的调查,于2月8日结束,由罗切斯特大学聘请的独立科学家小组执行。他们对迪亚斯面临的16项指控进行了细致审查,并最终认定:迪亚斯在每一项指控中均很可能实施了科学不当行为。目前,罗切斯特大学正寻求在2024-25学年末前,解除与迪亚斯的终身职位合同。
《自然》杂志新闻团队今年3月揭露了迪亚斯在该杂志上发表的两篇已撤回论文中,如何扭曲数据声称实现了室温超导性,以及他如何操控学生以掩盖这些数据。《华尔街日报》随后报道,罗切斯特大学的调查找到了不当行为的证据。
调查报告详细记录了迪亚斯如何故意误导其合作者、期刊编辑和科学界。大学发言人表示这次调查是“一个公正而彻底的过程”,得出了准确的结论。
2、卢旺达大屠杀30周年:科学家的反思与启示
30年后,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卢旺达大屠杀,得到了有助于预防其他暴行并促进和解的见解,《自然》杂志对此进行了采访。
本月起,卢旺达及全球各地开始纪念自大屠杀爆发30周年。这场种族灭绝成为了迄今为止研究最深入的事件之一。从社会政治学者到心理健康专家,再到遗传学家和神经科学家,众多研究人员已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深入探讨了这一事件及其深远的后果。
尽管进行这些研究存在诸多难题,研究者们表示他们正致力于发展一套关于种族灭绝及触发大规模暴力行为的理论。他们向一线响应人员、和平建设者以及其他系统性大屠杀和战争幸存者的支持者提供指导。他们的某些方法已被其他冲突地区采用。卢旺达的研究成果为学者们提供了关于如何改善对类似事件研究的宝贵教训。
卢旺达的经验告诉我们,让当地研究者参与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他们的工作、语言能力以及进入受创伤社区的能力对于深入了解暴力根源和寻找和解之道极为关键。这一任务可能颇具挑战性——特别是在卢旺达,那里的大屠杀几乎摧毁了其整个学术界。然而,如今,通过一些旨在提高当地学者声望的项目,他们的工作终于得以向更广泛的听众展示。
《科学时报》网站(www.sciencetimes.com)
1、NASA航天器撞击小行星,导致37块新的太空岩石飞向火星
一些意大利天文学家发现,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的“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航天器在撞击近地小行星Dimorphos并改变其轨道后,造成了37块新的太空岩石飞往火星方向。如果其中一块岩石撞击火星,可能会在火星表面形成一个直径约200到300米的陨石坑。
天文学家警告说,如果美国宇航局未来需要让一颗小行星改变其与地球碰撞的轨道,就必须重视由此造成的大规模碰撞碎片可能飞向何处的问题,因为这些碎片最终可能仍会威胁到地球。因此,他们强调,未来的任务需要仔细规划,特别是那些与小行星表面物质互动的任务。
美国宇航局的DART航天器于2021年11月24日发射,并在2022年9月撞击了一个近地“双胞胎”小行星系统中较小的一颗小行星Dimorphos,此次任务的目标是测试小行星轨道偏移技术,以增强防御小行星撞击地球的能力。
2、中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粘性电极:改进了柔性二维超级电容器制造工艺
超级电容器被视为最先进、最有潜力和新兴的储能设备之一。它们被认为是现代最先进的电化学设备,并被广泛探索用于各种新兴储能技术。
二维材料(例如石墨烯)因其庞大的表面积、良好的稳定性以及高效的电荷交换能力,在超级电容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近期,针对众多新兴的便携式轻便消费电子产品,柔性二维超级电容器展现出了极高的吸引力。
然而,柔性二维超级电容器的制造工艺复杂、耗时且机械耐久性差。由于其典型的二维平面结构,电解质与电极间的界面在反复机械变形过程中可能发生位移,导致界面接触效率降低。
中国吉林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集成的粘性电极,成功解决了推动柔性二维超级电容器发展中的一大难题。他们的研究成果在论文《利用氨基酸将杂多酸转化为粘性电极,用于柔性二维超级电容器的研发》(Taming of heteropoly acids into adhesive electrodes using amino acid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lexible two-dimensional supercapacitors)中详细讨论了这一技术。
研究人员通过将杂多酸(HPA)、氨基酸和碳材料结合,解决了界面问题并消除了导线的需要。这种方法使他们能够创建一种既具有氧化还原特性、粘附性、电子传导能力,又能够适应机械变形的湿性粘合剂。
《每日科学》网站(www.sciencedaily.com)
1、“多样化”农业对人类和环境均有益处
一项对全球五大洲的2655个农场进行的新分析显示,摆脱单一化、工业化的农业模式对地球和人类都是有益的。实施轮作、保护土壤养分以及采取其他策略实现农业“多样化”,能够给环境和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这包括提升作物产量和改善社区整体的粮食安全。
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由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研究人员共同完成,他们分析了来自全球五大洲的2655个农场的数据,并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随着世界上许多地区的农场越来越倾向于单一作物种植或单一动物饲养,单一栽培农业的趋势可能带来一系列风险,包括土壤养分流失和病虫害的蔓延。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到2022年,美国的农场数量减少到自内战以来的最低水平,剩下的农场规模越来越大,种植品种越来越单一。
2、研究发现,年轻时加班可能导致未来几十年健康状况恶化
美国纽约大学韩文瑞在开放获取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上发表的研究显示,年轻时工作时间较长,晚年的健康状况可能较差。
研究指出,非标准的工作时间表——即在传统的朝九晚五工作日以外加班工作——可能会对个人的身心健康及其社交和家庭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这项研究采用了一种生命历程的方法,从更长远的视角探讨了一个人在其职业生涯中的工作时间安排模式如何影响他们中年时期的健康状况。
研究发现,与那些在职业生涯中大部分时间保持传统日间工作模式的人相比,那些工作时间更不规律的人更可能睡眠不足、睡眠质量差,到了50岁时更易出现抑郁症状。特别是那些20多岁时工作时间稳定,而在30多岁时工作时间变得不稳定的人,这一结果尤为显著。
此项研究还指出,工作安排对健康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可能会在一个人的一生中累积,同时强调了就业模式如何导致健康不平等。
《赛特科技日报》网站(https://scitechdaily.com)
1、三十多年来全球预期寿命增加了6.2岁,但新冠疫情打断了这一进程
根据发表在《柳叶刀》(Lancet)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自1990年以来,全球平均预期寿命提高了6.2岁。过去三十年里,主要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减少是推动这一进步的关键因素,包括腹泻、下呼吸道感染、中风以及缺血性心脏病。然而,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发,阻碍了多地在延长寿命方面取得的进展。这是首项将全球因新冠病毒导致的死亡与其他原因死亡进行对比的研究。
尽管新冠疫情带来了挑战,但研究人员发现,在1990年至2021年间,东南亚、东亚和大洋洲的平均预期寿命增加最多,达到了8.3岁,这主要得益于慢性呼吸道疾病、中风、下呼吸道感染和癌症的死亡率降低。这一地区对新冠疫情的有效管理有助于维持这一成就。同期,南亚的平均预期寿命增长在所有地区中排名第二,达到7.8岁,主要是因为腹泻病死亡人数的显著下降。
这项研究还突出显示了新冠肺炎如何在30年内首次根本改变了五大死因。新冠肺炎超越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中风,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原因。研究指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是受新冠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地区,这些地区在2021年因新冠肺炎损失的预期寿命最长。
2、全球首次:科研团队乘坐NASA喷气式飞机高空测量日全食
当地时间2024年4月8日,一次日全食将为整个北美洲带来壮观景象。在这一天,美国宇航局(NASA)将使用其WB-57喷气式飞机,把三个科研团队送到5万英尺的高空进行日食测量。
其中两个团队将对太阳外层大气即日冕进行拍摄,而第三个团队则将测量电离层,即地球大气的上层带电区域。这些数据将帮助科学家们更深入地了解日冕的结构和温度,太阳如何影响地球大气层,甚至有助于探测可能在太阳附近运行的小行星。
NASA的WB-57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高度远超商用航班。在5万英尺的高度,飞机能够飞越云层之上,这意味着即使天气恶劣也不会错过日食。此外,这样的高度让飞机位于地球大部分大气层之上,使得相机能够拍摄到更清晰的图像,并捕捉到一些无法在地面观测到的波长,比如红外线。这是WB-57喷气式飞机首次被用于日食研究。
更多精彩,欢迎扫描关注快讯官方微信公众号【快讯】! 本文由快讯整理报道,如需转载请务必加本文链接并注明出处!